ag凯发k8国际的文化 -ag凯发k8国际

舒城公交网欢迎您!
站内搜索:
  便民服务
 
用户名:
密  码:
      
当前位置: > ag凯发k8国际的文化 > 学习园地

浅析brt系统高峰期运营管理策略
【字体: 】【2013-8-9 8:38:20】 【作者/来源 admin】 【阅读:1544 次】 【】

【摘自智能交通网】快速公交系统(简称“brt系统”)是一种投资低、建设周期短、能提供高品质公共运输服务水平、环保节能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模式,被誉为“城市轨道交通替代方案”、“未来公共交通ag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”。自从1974年巴西库里蒂巴市建成第一条快速公交线,世界各地不断建设各种类型的快速公交系统。本文分析了目前brt系统特点及高峰期运营存在的问题,提出了相应的运营管理策略。
  
1 brt系统特点以及存在问题
  1.1 brt系统特点
  brt系统充分结合了常规公交的自身特点及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,在很多国家被称为“轨道式的公共交通”或“地面上的地铁”。相关研究表明,brt系统要具备以下7项世界公认的基本特征:专有路权、现代化的公交车辆、水平登车、车外售票、交叉路口优先、乘客信息、车队管理系统。目前,我国北京、杭州、常州、广州等地已相继建成了brt系统,并实现brt系统的专有路权、现代化的公交车辆、水平登车以及车外售票。但受各种因素影响, 目前我国的brt系统在交叉路口优先、乘客信息、车队管理系统等方面存在地区差异。上述三个方面正是its技术在brt系统中的运用.是实现brt系统快速、准点、高效运营的关键手段。

 


  1.2 brt系统乘客及车辆管理情况
  (1)乘客候车及乘车情况分析
  目前,brt系统通常采用车外售检票方式。利用公交线路指引系统和公交到站电子显示屏辅助乘客进站候车。乘客乘车的具体流程为:在进站前明确目的地和公交线路,然后进入站内售票系统刷卡或投币,通过公交线路指引系统找到线路停靠的子站候车,再由车辆到站电子显示屏了解线路车辆信息,最后排队上车。以上流程存在几点不足:①售检票系统仅能获取每个站点的客流量,不能明确各个乘客的具体路线和目的地;②车辆到站电子显示屏的信息在高峰期误差较大;③车辆进站后,乘客通常不管车内拥挤程度,均立即上车。
  (2)车辆管理隋况分析
  车辆在路上行驶过程中,brt系统通过gps进行车辆定位及监控管理。在经过交叉口时,信号控制系统会根据接收到的brt车辆信号给予brt车辆优先通行权。但是在高峰期,brt车辆发车密度较大,而brt公交停靠站的容量是有限的。如果在交叉口检测到有brt车辆即给予优先信号。brt车辆会蜂拥进站,容易造成站内车辆排队严重.影响站内秩序,增加交叉口其他社会车辆负担,引起不必要的车辆延误,难以实现道路交通系统的整体优化。
  1.3 brt系统高峰期存在问题
  目前,brt系统在国内很多城市承担了疏通骨干道路主要客流的任务。但在上下班客流高峰期。由于人多车多而道路资源有限,brt系统的运营效果以及服务质量往往会大打折扣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  (1)部分线路车内过度拥挤,上下车困难,乘客舒适度较低:
  (2)站内公交车排队严重,站前及站内二次停车甚至多次停车现象严重,进出站秩序混乱.引起不必要的车辆延误:
  (3)部分线路车辆在某些站点无停靠需求却进站停靠,浪费站台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其他车辆延误。

 


  2 brt系统高峰期运营管理设计
  优良的管理体系是城市快速公交系统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 。为使brt系统在高峰期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,应结合智能交通系统(its)技术对人、车、站、道等四个方面进行一体化、智能化的有效管理。
  2.1 人的管理
  乘客管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获取各个乘客的出行信息,为车辆调度、车辆进站停靠以及车辆座位管理提供依据。在现有的乘客票务管理子系统中新增乘客座位预定制功能,在乘客进站的同时收集乘客的出行线路、目的地等出行信息。
  2.2 车的管理
  综合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对快速公交车辆进行实时准确定位,为车辆实时调度以及乘客出行线路选择提供判断依据。目前,brt系统中普遍采用gps定位系统进行车辆定位跟踪管理,但是公交车辆在经过gps信号热区以及高架桥(gps假盲区)时,gps信号存在不稳定和无信号隋况。且gps定位系统误差较大,难以对距离较近的两趟公交车辆进行精准定位,不利于车辆进站前的调度管理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射频识别技术(rfid)则刚好能弥补上述缺点。rfid系统可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.具有快速、实时、准确采集与处理对象物信息的特点 。但由于其投资比较大,故可在gps信号热区或盲区以及brt车道内局部使用rfid技术对车辆进行精确定位并互通信息。
  2.3 站的管理
  对站台进行分区管理,在功能上满足公交车辆的不同停靠需求;除在站台给乘客提供公交线路指引、车辆到站信息显示外,还提供各线路每趟车的座位信息显示,为乘客选择合适的线路以及乘车环境提供参考。
  2.4 道的管理
  根据车辆的不同停靠需求选择合适的进站规则,并在交叉路口及站前进行联合信号控制和车道管理。通过在站前设置预信号控制,对进人站内的车辆进行控制,以保证站内车辆有序停靠进出;同时结合由检测系统获取的车辆位置信息,通过对站前准备进站车辆数进行判断,对交叉口brt车辆制定合适的优先控制策略。
  
3 brt系统高峰期运营管理策略
  3.1 乘客管理策略
  通过新增乘客座位预定制系统,在乘客进站时收集乘客出行信息,可为车辆座位管理提供参考.减少因为过度拥挤、上下车困难而造成的车辆延误,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,并明确车辆是否有进站停靠需求。
  修改后的乘客进站具体流程为:购买临时卡或持普通卡刷卡进站,然后通过车站电子显示屏了解线路车辆及座位信息,预定公交线路、目的地和座位等,最后通过公交指引系统找到线路停靠子站候车,并排队上车。
  3.2 站台及车道组织管理策略
  (1)站台及车道分区
  为有效管理进站车辆的停靠秩序,本文分别对站台以及车道进行功能分区。具体如图3所示,a区为普通brt车辆定点停靠区:b区为只下客不上客车辆临时停靠区:c区为待入站车辆停靠区、车辆通行区;d区为待停靠b区车辆、临时增派车辆、提前进站车辆通行区:e区为普通车辆通行区。

 


  (2)车辆进站规则
  进站的车辆通常可以划分为五类:普通定点停靠车辆、无停靠需求车辆、只下客不上客车辆、临时增派车辆及提前进站车辆。根据上述五类车辆的特点,结合站台以及车道功能分区,设置相应进站规则如下:
  规则一:普通定点停靠车辆的行驶线路,具体见图4中的线路② ;
  规则二:无停靠需求车辆的行驶线路.具体见图4中的线路③;
  规则三:只下客不上客车辆、临时增派车辆、提前进站车辆的行驶线路,具体见图4中的线路①。

 


  brt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。本文根据brt系统特点.通过对brt系统高峰期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,综合应用各种先进its技术,提出了brt系统在高峰期的运营管理设计思路.及对人、车、站、道等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的具体策略,以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,使brt系统在高峰期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,为城市公众提供优质出行服务。

上一篇奉献社会斗酷暑 为民服务战高温
下一篇和谐公交树新风  拾金不昧好风尚
ag凯发k8国际 copyright @ 2012 舒城公交网地址:安徽省舒城县电话:0564-8672333
icp备案编号:
"));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