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封跨越千山万水的感谢信,从遥远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,抵达了安徽舒城公交公司。这封特殊的“礼物”,字里行间承载着沉甸甸的感激,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城公交上暖心善举与真诚回馈的温情故事。写信人是韦女士。信中,她用最质朴的语言,娓娓道出其81岁高龄的奶奶与舒城公交4路驾驶员芦包梅之间的一段难忘经历。
时间回到2025年7月6日。韦奶奶在乘坐4路公交车时,不慎将手机遗落在座位上。对于年迈的老人而言,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,更是与家人联系的重要纽带。发现丢失后的焦急可想而知。幸运的是,当班驾驶员芦包梅在抵达终点站进行车厢清洁时,及时发现了这部被遗忘的手机。
“手机找到了!”这简单的信息背后,是芦包梅迅速的行动。她没有丝毫耽搁,立即尝试通过手机上的信息联系失主的家人。手机最终物归原主,交还到韦奶奶手中。更令人心头一暖的是,考虑到老人的不安和返程需要,芦包梅并未止步于归还物品。她细心地告知老人清晰的返程乘车地点和时间,抚平了老人心头的焦虑,让归途也变得安心无忧。韦女士在信中特别记录了这些点滴的关照,字字句句,流淌着对芦包梅细致入微服务的深深谢意。
据了解,舒城公交4路途经城区多条主干道,连接客运总站与秦家桥,老年乘客、特殊需求的乘客较多。这条线路的驾驶员们早已将“见需必帮”融入工作日常,遇到行动不便或需要照顾的乘客,总会主动搭把手,让出行更温暖。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间,这份真诚的服务,也持续温暖着沿线乘客的心。
这封从内蒙古飞越而来的感谢信,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最动人的情感联结——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。它不仅是对驾驶员芦包梅个人善举的由衷褒扬,更是对舒城公交人始终秉持的“安全至上,服务创优”理念最生动的诠释。乘客的认可与感激,是服务者最珍贵的勋章。
这份跨越千里的感动,也将化作前行的动力。舒城公交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深化“适老化”亲情服务内涵,从芦包梅这样的暖心细节中汲取经验,进一步打磨服务品质,为广大乘客打造安全、便捷、有温度的公交出行环境,让“双向奔赴”的温暖故事,在更多车厢里延续。
附信件内容: